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
近年来,睡眠障碍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病率约为3%—7%。睡眠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近年来已得到快速发展。各医疗机构也逐步重视睡眠障碍的诊疗,目前国内多家三甲医院已开设睡眠障碍诊治中心或睡眠障碍诊治门诊。国家卫健委高度重视睡眠医学发展工作,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强调坚持预防为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2019年,国家卫健委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将失眠现患率和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时间(小时)纳入健康中国行动指标,推行睡眠健康已成为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内容。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推动相关部门加强睡眠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是强化紧缺人才培养。委托中国医师协会研究制定《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目录(2019年版)》,将睡眠医学纳入到专科目录中,规定完成内科、精神病科、神经内科、耳鼻咽喉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正畸科住院医师培训的住培医师可选择参加睡眠医学的专科培训。二是支持高校加强医学学科建设。中央财政通过提高医学专业生均定额拨款标准,加大医学研究生培养支持力度,赋予高校和地方较大的经费使用自主权,高校和地方可结合实际按规定统筹支持医学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促进医学学科发展。
(二)关于创建新型诊疗模式。一是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印发《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配套文件,从服务内涵、准入、执业规则、监督管理等方面,规范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健康发展。截至2021年上半年,30个省(区、市)已建立省级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全国已经设置审批了1600余家互联网医院,初步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模式。二是积极发展远程医疗服务。印发《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等配套文件,规范远程医疗服务发展。积极完善省—地市—县—乡—村五级远程医疗服务网络,通过开展远程会诊、远程查房、远程病例讨论等方式,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截至2020年底,全国远程医疗服务县(区、市)覆盖率达到88.46%。边远地区的睡眠障碍患者可通过远程医疗或互联网医院,及时在线复诊。
(三)关于完善睡眠医学研究体系。一是加强精神心理疾病专业领域的研究。目前已依托3家医院建立精神心理疾病领域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开展的疾病研究领域涉及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睡眠障碍等方面。二是加强学科建设的财政支持。近年来,中央财政高度重视国家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力度。2020年中央财政用以支持国家重大疾病多学科合作诊疗学科建设和省级重点专科建设的补助资金达到7.4亿元,各地区可根据本地实际,统筹用于支持睡眠医学的临床重点专科建设。
(四)关于加强转化医学研究。国务院根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3—2020)》,依托五家医疗机构建设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并予以立项支持。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布局,在促进基础研究与我国临床病例资源优势的深度整合,临床基础研究的深入开展,基础研究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等方面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在睡眠医学发展方面,可联合、借助现有国家级转化医学科研平台,协同呼吸、耳鼻咽喉、神经、精神与心理等专业,共同推进睡眠医学领域临床诊疗方面关键问题的定位、研究和突破,促进和发展睡眠相关研究成果的转化。
三、下一步工作目标和计划
国家卫健委将积极加强睡眠医学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配合相关部门推动睡眠医学相关医学临床研究工作,通过开展互联网诊疗和远程医疗,提高睡眠障碍患者获得诊疗服务的便捷性,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