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 景
立足于当代社会的宏观背景下,人们在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时往往会产生新奇、抗拒、认同、害怕等心理感受,产生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因此容易陷入焦虑状态,以躯体不适症状在综合医院等医疗机构就诊。焦虑、抑郁与躯体化症状在综合医院相当普遍,门诊就诊人群有焦虑、抑郁甚至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的比例明显增加。
2019年Lancet Psychiatry发表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显示焦虑障碍已成为中国最常见的精神障碍,终生患病率为7.57%,患者数量超过8000万。焦虑与躯体化症状可涉及神经、心血管、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内分泌、运动等多个系统,是脑卒中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糖尿病、哮喘、癌症等躯体疾病发生或进展的危险因素,需要及时识别和治疗。
广泛性焦虑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是焦虑障碍最常见的形式。常缓慢起病,以泛化或持续存在的焦虑为主要临床相,如过分担心、紧张、害怕等;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口干、出汗、心悸、气急、尿频、尿急等;以及运动不安症状如轻微震颤、坐卧不宁等。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躺在床上担忧,常伴有一些不愉快的梦境体验,有时出现夜惊、梦魇。
(一)药物治疗原则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 SSRI)或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erotonin-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 SNRI)被推荐为治疗GAD的一线药物。此外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如丁螺环酮和坦度螺酮也被推荐应用于GAD,但是上述药物起效均较慢,通常需要2-3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方能获得全面的疗效,常导致患者在治疗初期发生药源性的焦虑加重或激越状态。
BZDs疗效确切,数分钟到数小时内快速起效,可以同时改善患者的情绪及失眠等躯体症状,且无心脑血管、胃肠道等不良反应,被推荐用于GAD的急性期治疗,可单药治疗,也常和其他抗抑郁药物等联合用药。虽然BZDs长期使用可能会带来药物依赖、戒断症状等风险,但选择安全性高、依赖风险低的BZDs,短期、低剂量合理规范使用,可以把风险降到最低。对使用多种药物、接受美沙酮治疗或肝功能受损的患者,可优先选择奥沙西泮、劳拉西泮,因为它们主要经肾脏清除,不通过CYP450酶代谢。
研究发现,部分患者对抗抑郁药或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无效或耐受不佳,但长期BZDs维持治疗却疗效良好,该类患者对BZDs的抗焦虑作用似乎不产生耐受,而且在逐渐减量至停药时只出现可耐受的轻微戒断症状,对此类患者可以考虑长期低剂量BZDs治疗,其间注意评估患者的成瘾及其他相关风险。
(二)BZDs治疗GAD常用方法
地西泮:起始量2.5~5mg/d,按需上调至10~40mg/d、分1~2次服用。
奥沙西泮:起始量7.5~15mg/d,按需上调至45~60mg/d、分2~3次口服。
劳拉西泮:起始量0.5~1mg/d,按需上调至1~4mg/d、分2次服用。
阿普唑仑:起始量1~2mg/d,按需上调至2~6mg/d、分3次服用。
氯硝西泮:起始量0.25~0.5mg/d,按需上调至1~2mg/d、分1~2次服用。
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表现为反复的、非预期的惊恐发作,发作不限于特定的刺激或情境。惊恐发作定义为散在的、发作性的强烈恐惧或忧虑,伴有快速出现的各种症状,如心悸或心率增快、出汗、震颤、气促、胸痛、头晕或眩晕、寒冷、潮热、濒死感等。此外,惊恐障碍还表现为对惊恐发作的再发有持续性的担心,或出现试图避免复发的回避行为。
(一)药物治疗原则
抗抑郁药物、BZDs和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常用于惊恐障碍的治疗。FDA批准了氯硝西泮、阿普唑仑作为惊恐障碍的一线用药。此外,奥沙西泮、劳拉西泮也常用于惊恐障碍的治疗。BZDs因起效快、耐受性好,常用于急性期联合治疗,但考虑到有依赖与滥用风险,一般不用于惊恐障碍的单药治疗。
(二)BZDs治疗惊恐障碍常用方法
地西泮:起始量2.5~5 mg/d,按需调整至5-10mg/d、分2次服用。
奥沙西泮:起始量7.5~15mg/d,按需上调至45~120mg/d、分3-4次口服。
劳拉西泮:起始量1.5~2mg/d,按需调整至1~4mg/d、分3~4次服用。
阿普唑仑:起始量0.75~1mg/d,按需调整至2~4mg/d、分3~4次服用。
氯硝西泮:起始量0.5~1mg/d,按需上调至1~2mg/d、分2次服用。
总结
焦虑障碍已成为中国最常见的精神障碍,其中普通人群焦虑障碍患者中约60%为GAD,首发症状常为躯体不适或睡眠障碍。
BZDs能快速缓解紧张、焦虑和恐惧情绪,可单药使用治疗焦虑障碍,也常作为药物治疗初期的短期辅助治疗,在充分评估和管理潜在风险的前提下,苯二氮䓬类药物并非洪水猛兽,科学使用可以更快、更好地减轻患者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