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 提高睡眠质量可以提高民众的心理健康水平、幸福感以及生存质量

发表时间:2022-04-22 来源:中国睡眠研究会 浏览:2966

1.png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联合喜临门睡眠研究院主编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于3月18日在京发布,报告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在中国睡眠研究会的学术支持和知萌咨询机构的协作支持下,通过深度研究、社会调查等方式,是第一部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视角出发的睡眠研究报告,也是第一部全面系统地分析社会变迁背景下中国民众的睡眠状况、睡眠问题及其影响的学术著作。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的结果报告了反映出当下我国各年龄、性别群体的睡眠现存问题。

一、我国居民总体睡眠状况一般

报告通过构建睡眠指数来分析我国居民的睡眠状况,主要从睡眠质量、睡眠环境以及睡眠信念和行为三个维度测量。报告显示,2021 年中国民众睡眠指数为 64.78 分(百分制),略高于及格水平,可见我国居民的总体睡眠状况一般。其中,睡眠质量指标得分最高(71.51分),其次是睡眠环境指标得分(68.54分),得分最低的是睡眠信念和行为指标,仅为54.73分,说明我国居民有较多不良睡眠信念和行为,反映出人们对睡眠状况的担心,对失眠等睡眠问题的认识不足以及对入睡时间的拖延,这可能与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有关,导致许多居民习惯性地在睡觉之前玩手机或上网,影响了睡眠质量。

二、多数居民睡眠时间不足,而工作或学习时间较长。

多数居民在22~24点上床睡觉,在6~8点间起床,多数居民能在半小时左右入睡。64.75%的居民每天实际睡眠时长不足8个小时,睡眠时长超过8个小时的比例仅为7.97%,每天平均睡眠时长为7.06小时。

相反,每天工作或学习时长不到8个小时的居民比例仅为27.87%,有42.35%的居民每天工作或学习时长超过8个小时,其中3.54%的居民每天工作或学习时长在12个小时以上,居民每天平均工作或学习时长为8.15小时。可见,我国多数居民睡眠时间不足,而工作或学习时间较长。

三、双减政策对中小学生睡眠问题的改善有着积极的意义

双减政策实施后,61.53%的中小学生家长表示孩子上床时间提前了,其中,小学生家长表示孩子上床时间提前的比例为64.19%,初中生家长表示孩子上床时间提前的比例为51.82%。69.98%的中小学生家长表示孩子睡眠质量有所提高,其中,小学生家长表示孩子睡眠质量提高的比例为71.18%,初中生家长表示孩子上床时间提前的比例为65.58%。这些数据说明,双减政策对中小学生睡眠问题的改善有着积极的意义。

四、大学生对手机产生依赖,导致睡觉过晚。

大多数大学生存在“睡眠拖延”问题,报告显示,有27.52%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总是”睡得比自己预想的晚,26.80%的大学生“有时”睡得比自己预想的晚,而只有6.41%的大学生几乎从不拖延睡眠时间。大学生对智能手机使用率过高,成为拖延大学生睡眠时间、影响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76%的大学生在睡觉前从不看手机,其余的大学生都会在睡前有看手机的行为,其中61.53%的大学生每天睡觉前都会看手机。由此可见,许多大学生都对手机产生依赖,导致睡觉过晚。

五、职场人士偶尔睡眠不足,有超过六成的职场人士有饮茶或咖啡来提神的习惯

职场人士在被问及到每周是否有感到睡眠不足的情况时,有11.33%的职场人士感到自己睡眠严重不足,44.83%的职场人士每周有1~2天睡眠不足,20.20%的职场人士每周有3~4天睡眠不足,没有睡眠不足情况的人占19.21%,大部分职场人士都会有睡眠不足的现象。

工作是影响职场人士睡眠不足的主要因素,同时工作反刍会导致职场人士出现失眠,无法正常入睡,入睡时长较长等问题,导致职场人士被动推迟入睡时间,出现睡眠不足。

在被问及一个月内为了提神而饮茶或咖啡的次数时,32.01%的职场人士表示没有饮用的习惯,几乎每天都有饮茶或者咖啡习惯的占比为11.33%,每周4~6次的占比为14.29%,每周1~3次的占比为26.11%。总的来说,有超过六成的职场人士有饮茶或咖啡来提神的习惯。

六、新手妈妈睡眠时长基本符合期望,但睡眠满意度一般

对新手妈妈群体睡眠情况的研究结果显示,新手妈妈人群每晚实际的平均睡眠时间为7.26小时,处在6~8小时区间内,与70.06%的新手妈妈对于每天睡眠时长的期望基本一致。对于“睡眠后是否觉得充分休息过”这一问题,14.37%的新手妈妈觉得充分休息过了,33.83%的新手妈妈认为虽然不是很充分,但也觉得休息过了,同时还有11.98%的新手妈妈“不觉得休息过了”,可见新手妈妈对自己的睡眠满意度一般。

提高睡眠质量可以提高民众的心理健康水平、幸福感以及生存质量

 报告指出,对于睡眠问题的研究仅从生活习惯讨论和研究是不够的,必须把睡眠研究的重要性提升到衡量民众心理健康、幸福感、生存质量、社会质量的高度,睡眠应该是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

在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中发现,民众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情况较好,也有部分民众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同时,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息息相关,良好的睡眠质量不仅可以帮助恢复生理上的疲惫,很大程度上也会对心理的健康发展做出积极有效的贡献。

对民众的幸福感调查结果显示,民众的幸福感处于一般偏上水平,民众的睡眠质量与幸福感息息相关,改善睡眠质量将有助于提高民众的美好生活状况。提升大众睡眠质量应成为一项“民生工程”,应当与改善衣、食、住、行同等看待,通过“睡好觉”提升民众“幸福感”。

研究还发现睡眠对生存质量也有显著的影响。睡眠时长增加,生存质量有显著上升;睡眠质量提升,总体生存质量也会提升。因此要特别重视中国居民的睡眠质量,睡眠是保证生存质量的重要基础,相应的,睡眠质量也是保证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

睡眠建议——践行“118”健康睡眠理念。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号召全民践行“118”健康睡眠理念,即“11点睡觉,睡够8小时”,树立健康睡眠理念,掌握睡眠主动权。报告显示,54.28%的国人认同这样的作息方式,越来越多的民众逐渐意识到睡眠作息的重要性。同时,“11点睡觉,睡够8小时”更多的是代表一种规律的作息习惯,坚持每天在同一时间睡觉、同一时间起床。


忘记密码

请联系协会重置密码

4009900909

我已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