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陆林院士: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是整个社会共同责任

发表时间:2023-04-03 来源:澎湃新闻 浏览:2066

抑郁症不是,更不是没什么大不了。每一位家长、每一位成年人都需要尽快学习、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近年来抑郁症发病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18岁以下抑郁症患者占总数的30.28%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除遗传因素外,学业压力过大、父母过于严厉、缺乏家庭关爱、遭受校园霸凌等,都可能让孩子陷入抑郁。

人生漫长,一些挫折和困难无法避免。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帮助青少年度过困难时光,帮助他们缓解抑郁情绪、治疗抑郁症,解决心理上的问题?

陆林院士在接受澎湃新闻的专访中,对青少年抑郁症的相关问题给出了细致的解释和建议。

澎湃新闻: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是什么?为什么抑郁症发病群体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陆林:青少年的身体、心理发育都还不完全成熟,不像我们成人,心理有很好的耐受性和弹性,生理相对比较成熟。青少年在长身体的过程中,心理的耐受力和弹性都不是很稳定,容易出现情绪变化。由此遭遇应激事件或者遭受压力时,不像成人那么好的承受力,有时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对外界充满好奇,有时候缺乏完整的、理性的判断力。学习压力大,或在成长过程中遇到懵懂的恋爱,这些事可能对他都有影响。如果家人、学校不给予正确指导,或足够包容,甚至再施加额外压力,青少年就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孩子吃饭、睡觉出现问题,家长就要注意

澎湃新闻:根据您多年来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研究,青少年遇到心理问题有没有什么普遍性?孩子出现了哪些情况值得注意?

陆林:青少年,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最常见的问题是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情绪问题很多是遇到一些压力变得焦虑、抑郁、愤怒,变得对很多的事情不理解,个别还容易产生一些极端事件。

不论年纪大小,青少年都会有行为问题。行为问题最简单的是沉迷网络游戏或是视频。网络游戏视频里有很多虚拟的东西,现实生活中孩子如果觉得不舒服,没有包容、没有尊重、学习成绩不好,或者哪一方面有问题,在虚拟世界里得到一些快乐、尊重,就会沉迷其中。很多青少年不想上学或上不了学,就是这一方面的原因。

还有一些是有精神疾病。比如小一点的孩子可能有多动症,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再大一点的孩子可能是抑郁症、焦虑症,或和老师、同学、家长沟通时出现问题。有些孩子不愿意上学,有些孩子沉迷于游戏,有些孩子因为跟父母之间的矛盾离家出走,这些问题在青少年身上都比较普遍。

从医学角度来说,青少年有没有问题,家长可以通过一些表现来判断。如吃喝拉撒睡这些基本的、维持生命的事情是否正常,学习功能或者社会功能是否正常。晚上不睡觉、熬夜或者睡不着,到点又不起来;不按时吃饭、不想吃饭或者吃得过多;孩子在需要学习的阶段不愿意学习或学不进去;和家长、同学、父母等沟通交流时,说几句话就不想说了,或是说着说着变得情绪暴躁;不想在家待,或者不想在学校待,这些可能都预示有问题了。还有把自己关起来,不愿意和人说话。但如果感兴趣的话题能聊到一块,问题就不大,什么话都不想说可能就预示着有问题。

从基本的、维持生命的角度去看孩子是不是有问题,然后及时找专业人士评估问题有多严重。有些家长对这些重视不够,孩子不愿意上学家长觉得学校不好,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问题,在家耗几个月情况越来越严重,其实这需要找专业人员的帮助。不是家长觉得我们家孩子没问题,那就在家待着,待得时间越长,可能问题越多,真的回不到学校。

孩子出现抑郁症状要及时找专业人士评估

澎湃新闻:如果孩子已经睡不着觉、吃不下饭,我们该怎么帮助他们?有哪些方法可以缓解或改善抑郁症状?

陆林:如果孩子出现抑郁症状,最重要的不是逼孩子上学,责骂孩子,或是说教,让孩子如何如何做。如果孩子有上面我们提到的问题,首要的事情是找专业人员、专业医生进行评估。

我们分几个层次。比如有些孩子觉得压力很大不想上学,嘴上这么说,但仍然能坚持到学校学习,只是觉得累、压力大。孩子偶尔一次睡不着觉,比如考试前压力比较大,考试过后一切恢复正常了,那不用太担心。这种情况下家长、老师要给他减轻压力,比如陪孩子散步、聊天,不聊学习的事情,周末休息一下,锻炼身体,把压力减一减。但如果因为压力很大,拒绝去学校、拒绝考试,那就是严重问题,需要专业人员干预。

到专业医生这里,我们根据他的心理活动、情绪情况进行评估。严重的可以药物治疗,有些行为问题可以心理干预。一大部分孩子经过专业干预,最后还是能回到学校,除非极个别病比较重的,回到学校有困难,可能需要长期治疗。但大部分孩子解决了情绪问题、心理问题、行为问题之后能回到学校,其中很多最后学业完成得很好,很健康的成长。

很多家长还会担心医生给孩子吃药,药会不会成瘾、有没有副作用?其实不是。科学家、医生对此有研究,是药物本身影响大,还是抑郁的情绪、不太正常的行为对我们的影响大?最后评估结果是:药物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如果不吃药,抑郁情绪本身对我们的影响就更大。比如抑郁情绪本身会影响身体发育、身心健康,影响大脑功能,影响生活和休息。有些药物可能有副作用,但这些副作用都不会产生长期的后遗效应。

有家长说我的孩子因为抑郁了,吃完药了变得有点傻,这也不完全是药物的作用。我们很多精神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治疗,也会变得记忆衰退、变得糟糕。药物可能有帮助,但是有一个问题,药物要不要吃,吃多长时间,要找经过正规训练的医生,根据患者、孩子的情况来判断。如果家长觉得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担心要及时和医生沟通。

如果耗着不去医院,极个别病有可能缓解,更多的是后来更严重。有些家长说,我的孩子原来抑郁了,没有吃药现在又好了。不能拿某一个孩子抑郁情况的好和坏,来判断自己孩子情况的好坏。即使都是患有抑郁症,治疗方法也是各种各样的,预后有各种各样的情况,有些预后效果很好,完全恢复健康,以后什么也不影响。有的恢复就不太好,吃了药治疗效果也不是太好。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每个人不一样,不能轻易说一个孩子抑郁了,吃药还是不吃药,吃多长时间,要听医生的判断。

建议每天有一个小时体育锻炼,千万不能长期耗在家里

澎湃新闻:除了尽快寻找专业人士、专业医生的帮助外,家长应该注意什么?

陆林:还是回到刚才,从日常的衣食住行开始,尽量让孩子正常睡觉,晚上10点多、11点睡觉,不要熬夜。如果睡不着就找医生,让医生来处理。早晨到点要起来,每天要有一定的体育锻炼。我们见到大量孩子抑郁了,不上学了、不出门了,这就是问题。

健康的人肯定需要到社会上去、到外面去,接受阳光的暴露,和周边的人交流。所以孩子一定不能窝在家里,一定要出去。如果不愿意与人交流,可以从简单的散步、走路开始,然后到跑步,到和别人交流。建议每天有一个小时体育锻炼,千万不能长期耗在家里。

学校的文化氛围应是包容、接纳、关爱每一个孩子

澎湃新闻:青少年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患有抑郁症,这时候学校应该做什么,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陆林:我们很多学校在这方面做得是不太够的。孩子如果有问题,抑郁了,学校就让家长领回去,学校不管了,其实这样对孩子可能更不好。一个青少年儿童的成长,需要和朋友、同伴互动,我们建议孩子即使是生病接受治疗了,能上学尽量上学,能待在学校尽量待在学校。

学校的管理者、老师,要给孩子一个包容的环境,而不是把孩子送回家里去。如果父母不专业,孩子长期在家,结果可能更加不理想。

学校还有一个情况,孩子在家治疗好了要回学校上学,学校要求开个证明,证明孩子没有病。这更不专业、更不科学、更不符合青少年成长的规律。谁能开证明来证明孩子没病?我们每个人都不能保证自己明天不生病,明天可能生大病、生小病,这是科学。学校要求开证明,证明孩子没有病这是很霸道的,医生也没办法开这样一个证明,说孩子现在没病。只要孩子能上学、能坚持,只要不是明显影响别人,学校都应该无条件的欢迎,这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初心。我们要帮助每一个人,既要帮助健康的人,也要帮助不健康的人。给他受教育的权利,受教育的机会,包括残疾人也要给他同等的,甚至更便利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教育部门这样做可能怕承担责任,一个有问题的孩子,如果在学校出现了状况,这个责任谁来承担?如果无限制的由学校来承担也不合理。学校下次遇到需要帮助的孩子,不健康的孩子,就撵出校门,最后受害的是整个社会,是我们的家庭,是整个国家,我们要改变这些不合理的做法。

另外从三个大方面来说,学校的大环境对孩子心理问题重视还不够,不够全面。例如要求学校要配备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孩子有心理问题的时候可以得到帮助,但是很多学校的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形同虚设,可能有一个老师兼职心理治疗师,但是不专业,解决不了孩子的问题,孩子也不会找他,很多学校是这样。我们知道,给患者心理咨询、心理治疗,需要经过专业训练,要了解心理学。这位老师个人的性格、脾气、秉性是稳定的,对周围人是有同情和包容的,能设身处地的替孩子着想,理解孩子的烦恼痛苦,然后知道怎么样帮助孩子。但很多心理咨询师没经过这样的训练,或者训练不专业,看几本书、考个证就可以上岗了,这样可能反而害了这些孩子,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做这个事。如果每个学校都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心理治疗师,那很多孩子在刚开始有问题的时候,是不是就可以解决了?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就是学校教育的初心,教育的本质。大部分学校教育的目的性、功利性还是存在的,就是根据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个孩子是否优秀。一位青少年的发展是全面的,包括上课学习、课外学习、身体成长。很多学校的体育活动不够,体育设施不充分,体育活动简单化,课堂时间太多,所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率很高。我们的课外活动,对大自然、对社会、对历史、对人文的理解等,这方面课程很少,更多强调数理化教育。数理化教育也很重要,但全是这些是不行的,需要课外教育、素质教育,还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对社会的爱,这一方面的教育学校重视不太够。

 第三个方面,就是该如何对待出现问题的孩子。学校里的孩子不可能百分之百都是健康的,按照世界发病规律,有20%的孩子可能是患病的、有问题的孩子。对这些孩子要帮助、鼓励、包容和接纳,不能因为孩子有问题就把他撵出学校,让他回家,这是极其不科学的,对我们整个社会,对整个青少年是不负责任的。学校要接纳所有能够接纳的孩子,只要孩子愿意到学校,我们都要去给他提供帮助。有陪伴、安慰,也有专业教育,也有心理上的干预。

学校的文化氛围就是包容、接纳、关爱每一个孩子,不管他是否患病,是否有残疾,不能只盯着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不能把那些有问题的孩子遣送回家,这显然不是教育的目的,更不是学校的目的。

孩子遭受了霸凌,最重要的不是说教,更多的是陪伴、安慰

澎湃新闻:如果孩子在学校遭遇了校园霸凌,或学业压力大,或在家遭遇家暴,亲人离世等等这些负面情绪、挫折,我们怎么做才是最好的帮助?

陆林:孩子最重要的成长环境,除了父母、老师以外,还有同学,如果被同学孤立,甚至遭到同学之间一些精神上或者身体上的霸凌,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所以一定要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学校的管理者,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是平等的、公平的在学校里接受教育。

考试成绩不好的孩子,也有他的特长。有很多优秀的人,或者后来事业有所成就的人,在学校学习成绩并不是太优秀。我们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初心,只是培养那几个成绩优秀的孩子,还是要让每个孩子都不能落下?老师平等对待每一个受教育的孩子,尽量营造一个平等、公平的环境,霸凌的气氛可能就减少。我们还要教育孩子平等对待每一位小伙伴,不管是学习成绩好的、不好的,身体长得壮的、不壮的,还是性格内向、外向的孩子,要平等对待我们周边的每一个人,减少霸凌文化和霸凌环境,霸凌事件才能够减少。

如果不能避免,有些孩子遭受了霸凌,最重要的不是说理、说教,更多的是陪伴、安慰,甚至不说话。诸如你不要这样”“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你怎么这么脆弱等等,这些话都不应该说。

在孩子需要的时候,你可以出现,孩子不需要的时候父母不要跟孩子说得太多,这是我们很多父母做得不是很专业的地方。孩子心情很郁闷、痛苦的时候,他可能不想听谁说话,也不想听大人唠叨,甚至也不希望大人给他安慰,那陪伴就够了。当他需要的时候,大人可以出现,比如需要喝水的时候、需要吃饭的时候。

父母更多要了解原因,帮助孩子,不是去把道理搞清楚,甚至再去报复。这些对孩子不是最大的保护,最大的保护是陪伴,接受孩子的需要、倾诉,解决孩子暂时遇到心理上的,以及睡眠、饮食、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坚决杜绝再次出现霸凌事件。然后是必要的干预,解决他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如消除孩子的担心,消除霸凌环境。有些孩子遭受霸凌后晚上不能睡觉,一夜不睡觉对孩子第二天影响很大,所以要及时干预,甚至及时用药,帮助其度过困境。

总而言之,第一,家长、学校、社会要一起减少霸凌可能出现的环境、事件。第二,发生了这种情况,要陪伴遭受霸凌的孩子度过这段时间。如遇到一些情绪问题、心理问题,孩子生活偏离了正常轨道,要及时寻找专业医生的帮助。

父母和孩子之间要平等相待

澎湃新闻:当很多孩子陷入情绪低谷以后,他们会产生自我怀疑,认为我没有用”“没有人真正爱我、关心我,也确实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来自父母的关爱比较少,对此您有什么样的建议?您认为怎样才是一个好家长?

陆林:我觉得好家长和不好的家长都是相对的,不能说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所有压力都交到家长身上,这也不是太科学的。家长有自己的生活、任务和担当,还有自己的工作和烦恼。我觉得青少年健康成长应该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

家长作为青少年最亲密的人,毫无疑问是最容易对孩子产生影响的。我们想说,家长首先要学会了解孩子的状况,孩子如果情况很严重,家长认为不严重,那就不太合格。每位家长都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青少年成长的健康知识,这是基本的。

同时社会也要改变,家长才能改变,对孩子的评价不能完全根据学习成绩、考试成绩来判断,成绩很重要,但不是唯一。如果一个孩子考试成绩不太好,老师是不是对他另眼看待了,给孩子造成压力了,家长是不是对孩子有很多责怪?有些家长更有技巧一些、更成熟一点,一次考试不好他可能什么也不说。有些考不好就把孩子骂一顿。

要强调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孩子将来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都能成为可用之才。人生旅程是漫长的,学习成绩仅仅是一个方面,考试亦是其中一件很小的事情。我们希望孩子成绩好一点,但整个社会不能用考试成绩来衡量人的一切。考试成绩不好的孩子,将来可能在别的方面,对社会,对家庭是可用之才。他自己的人生,也可能是成功的。即使是平凡的,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生。我们的社会要改变这个观点。

学习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孩子的身体成长,对社会很多价值的判断,和同伴的关系,一些素质,一些个性等等,我认为比学习更重要,所以家长要在这方面多下点功夫,这样孩子他遇到挫折,遇到事情,看问题就不会那么偏激,不会那么失去理性,也不会情绪极易变得不稳定,容易产生一些冲动和极端的事件。让孩子经历一些他应该经历的事情,对孩子成长是有帮助的,有些问题、同伴关系让他自己处理,家长给予帮助、给予指导,不要代办,可能将来孩子就成熟、理性、健康,出现问题可能就更少一点。

父母要尽量和孩子平等相待,不要给孩子过多溺爱,比如好吃的就要给孩子吃,大人不吃,这就不平等;或者大人可以大声说话,甚至可以骂人,孩子就不能大声说话,这也不平等。尽量对孩子平等,给孩子自己思考、自己成长、自己锻炼的空间,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忽视孩子和过分溺爱孩子,都是不科学的。我们希望家庭是一个平等的,相对温和的,当然家里也不完全是都要讲道理,但可以简单讲道理的环境。

我们有一个统计数据,单亲家庭的孩子、隔代养的孩子,比如说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期带大的孩子容易出现问题。还有长期父母有矛盾,家里有暴力行为的这些孩子容易出问题。不是说一定要出问题,概率会增加。也有单亲家庭的孩子没有问题,各方面也挺好,但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出问题的概率比普通的家庭要多一点。所以建议遇到这方面的事情,要让孩子能够客观、理性的理解。

还有,要尽量让孩子接触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也很重要。网络、电视上暴力的、不科学的、偏激的视频、影像,应该不让青少年接触或者少接触,在这方面我们还是做得不够。

家长一定要认识到青少年成长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学习成绩

澎湃新闻:最后想问您如何表达爱这个话题?一些家长可能对孩子确实缺乏关心,但有家长可能很爱孩子,却不知如何表达,这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陆林:我觉得每个家庭不一样,跟孩子说我喜欢你、我爱你,或者带着孩子吃一顿饭,哪个效果更好?我觉得因人而异,要根据实际情况。

最重要的是,很多孩子觉得家长不爱他是因为不平等,父母对孩子更多是责骂、要求、唠叨,是命令式的。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关键的时候,父母既要提供物质保证,也要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希望家长每天能有半个小时和孩子坐在一起聊一聊家里的事、学校的事、社会上的事情,也可以聊历史等等。

有些家长和孩子聊天时口气和语气很好,一生气就是命令和责备,那孩子和你聊天的兴趣就没有了。孩子每做成功一件事情要适当鼓励,但也不能过分脱离现实,长此以往,我们就是说如果这样去做,孩子应该是健康的。

很多家长抱怨孩子不知道自己的爱,要从自身找原因,看看自己的表达是不是人家需要的。我曾经见过一个28岁的女生,疫情期间在家办公,晚上开2个小时的会,她妈妈敲了8次门,倒水、送水果,问她要不要茶叶,她非常烦。对孩子来说她不需要妈妈这样做,所以这就是矛盾。妈妈说孩子不懂事,不希望我跟她住在一块。但对女儿来说,是侵犯了自己的空间。

对青少年也一样,爱的表达要适度,过分和缺少都有可能造成问题。要有一个合理的、融洽的、恰到好处、长期的表达爱的方法。

父母在孩子面前少玩游戏,不要长期看视频、看手机,给孩子树立榜样。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这样的孩子将来沉迷电子产品的概率会减少。

家长一定要认识到,青少年的成长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学习成绩,还包括其个性、人格、素质,对社会、对同伴的同理心、包容心以及担当等等。如果家长都能这样想,就可以从多方面来帮助孩子、锻炼孩子,孩子健康成长的概率就更大。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校长陆林

忘记密码

请联系协会重置密码

4009900909

我已知晓